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早期筛查至关重要-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雁教授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糖尿病、心血管疾病(CVD)以及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慢性疾病。北京健康促进会作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落地实施的推进单位,特别发起“真知灼见-“糖心肾”共管共治思考汇”项目,邀请内分泌科、心内科、肾内科的专家们,共同探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CVD)和慢性肾脏病(CKD)共病领域的最新诊疗技术进展以及疾病综合管理策略等内容,助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本期访谈嘉宾:杨雁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青委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垂体学组成员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神经与内分泌学组成员兼秘书

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成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学会常委

湖北省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同济垂体MDT联盟执行主席

《临床内科杂志》编委,《临床急危重症杂志》编委,《Endocrine Reviews》及《Diabetes Care》杂志中文版青年编委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国家教育部基金1项,主持中国糖尿病研究基金等项目20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总影响因子为340,H指数为37

项目组: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杨雁教授糖尿病肾病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其发展速度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如果患者未能有效控制血糖,病情可能在3-4年内发展至蛋白尿阶段,此时肾脏功能已经受损。相反,若血糖得到良好控制,肾脏功能可能在30年甚至40年后才出现损伤。这充分证明了严格控制血糖的重要性。

项目组:糖尿病肾病的危害有哪些?

杨雁教授随着病程的持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逐渐衰退,许多药物因肾脏排泄功能受限而无法使用。即便患者的胰岛功能尚可,也需改为胰岛素或其它注射药物治疗,这无疑给患者带来了身心负担。

随着糖尿病肾病病程的进一步发展,蛋白尿的增加和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患者将面临透析的风险。对于普通肾病患者而言,通常在肌酐水平达到2000以上时才考虑透析,然而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肌酐水平达到约300就需要提前讨论透析的可能性。

项目组: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

杨雁教授糖尿病肾病的预防主要依赖于血糖的有效控制,同时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以及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根据指南,患者应每年进行一次复查。在发现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时,不能直接给患者带上糖尿病肾病的“帽子”,应该另寻一个时间点,在血压得到良好控制的安静状态下重新检测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只有当连续两次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时,才能确诊为糖尿病肾病。

一旦确诊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积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应严格遵循指南推荐,使用对糖尿病肾病具有针对性的降糖护肾药物,并配合使用减少尿白蛋白的药物,共同进行治疗。

项目组:糖尿病肾病可以治愈吗?

杨雁教授非常遗憾,糖尿病肾病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年龄对患者及其家庭有很大影响。如果在四十岁左右,由于血糖控制不佳等原因,被诊断出糖尿病肾病,并出现蛋白尿甚至需要透析治疗,这个年龄段的人通常是家庭的顶梁柱,肩负着重要的家庭责任,这无疑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如果是在七八十岁才出现糖尿病肾病并发症并需要透析,考虑到患者此时已度过人生的大部分历程,对家庭的影响和负担相对会减轻许多。

特别鸣谢

感谢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对真知灼见-“糖心肾”共管共治思考汇项目的支持。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