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报 王薇)
“装备是产业发展的基础,犹如支撑产业的‘骨骼’。”一位食品机械专家曾这样比喻食品装备——装备革新是影响食品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在食品产业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无数装备企业奋勇争先,北京大森包装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大森”)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从产品种类、产销规模及在行业中的影响来看,北京大森已当之无愧地成长为枕式包装设备行业的排头兵。4月16日,北京大森包装机械有限公司迎来了三十周年庆典,主题为“智慧包装 互联你我”,400余位来自国内外的嘉宾和客商共同见证这一时刻。北京大森三十年来在包装设备领域的迅猛发展,折射出我国食品包装设备领域的日新月异。

此次活动中,吸引国内外客商纷至沓来的,还有北京大森为三十周年庆典活动特别设置的新型装备展示环节。在装备展示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台正在运行中的老式机械式包装机,在这台包装机后面的背板上,是大森工业株式会社的创始人大森昌三倡导的——“去倾听机器的声音”。
“太兴奋了。”美国比奥德(惠州)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惠英一边围着还在生产运行的方便食品包装设备拍照一边说。作为北京大森生产的第一批机械式M5000系列全自动枕式包装机,这台设备在陈惠英的工厂里运行了三十年,直到被搬到这里的前一天,也还在正常生产中。这台见证了我国方便面装备行业发展的机器将被北京大森永久地留存下去。“在三十年间,经过装备人员的不断调试、优化,其生产速率从100包/分钟,逐步提升至190包/分钟后稳定运行至今。”一位北京大森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从这台老设备再往前走几步,便是应用于袋装方便面的全自动高速包装线。高速、稳定是这条生产线的特点。该生产线可对接500包/分钟的方便面生产线。“新老生产线对比来看,不仅生产效率提高了,而且生产也更加柔性了。可根据不同客户的需要实现定制化生产。“效率高了,用人少了,活轻了,噪音小了”,对比横跨三十年的新老设备,北京大森的装备研发人员这样评价。
除了在方便面生产装备上的深耕,北京大森还根据新场景、新需求,将包装装备的创新半径不断扩大。在展示区域,记者看到,应用于小包装食品的全自动高速双列小物包装机,应用于托盒、异形托盒的预制盒包装机、应用于生鲜、果蔬行业保鲜膜包装的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一应俱全,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客户的目光。
记者看到,“组立快速 品质最高”的横幅在展示区域异常醒目。据了解,这是2002年4月,北京大森原董事长大森昌三所提出的,意在勉励大森人要快速高效地生产研发出高品质的产品。三十年来,北京大森也是这样做的。北京大森多年来在装备领域的创新,也得到了国内行业专家的认可。
“近年来,我国食品包装机械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19—2023年,中国食品包装机行业市场规模由120.2亿元增长至433.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7.8%,增长势头明显,每一步都离不开众多企业的拼搏与努力,而北京大森无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孙宝国在活动中指出,在行业技术相对落后、设备依赖进口的时期,北京大森勇敢地扛起了自主创新的大旗,凭借着执着进取和不懈的努力,成功研发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包装机械设备,打破了进口装备在高端市场的垄断局面,为我国包装机械行业的国产化进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北京大森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深入交流与学习合作中,日本大森为很多中国食品企业快速发展和高效管理输送了理念,提供了有益借鉴。

“从最初的合资创业探索者,逐步成长为掌握智能包装技术、能提供全产业链解决方案的行业领军者,北京大森为推动中国包装机械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三十年来,北京大森始终坚守匠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与创新精神,不仅成为日本企业在华合作的成功典范,更是全球包装工业领域备受信赖的合作伙伴。北京大森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引领包装机械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标准化方向迈进。”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楚玉峰高度评价了北京大森在应对市场变化时展现出的强大技术实力与敏锐市场洞察力。

“回想1994年创业之初,从未想到能有今日之发展。”北京大森董事长大森利夫在活动中回想起北京大森创立的过程仍十分感慨。他回忆道,三十年前,正值中国改革开放风云激荡之际,日本包装机械工业协会会长、大森机械工业株式会社的创始人大森昌三先生随日本代表团访问北京,期间大森昌三与日本百思到包装株式会社荻上治男社长一行走访了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所属北京长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与时任北京长空总经理的杨系维进行了一次会谈。正是那样一次看似云淡风轻的谈话,擦出了合作的火花。1994年12月,北京大森长空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日本大森在海外成立的第一家外商合资企业。

“三十年前,在时代的进步发展中,中日企业有了合作发展的机会。起步于一所破旧平房,20多位职工,总投资110万美元的北京大森终成大树。”89岁高龄的北京大森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初创人代表杨系维回忆道。

工匠精神成为北京大森常青的关键。北京大森总经理杜克飞介绍,正是在工匠精神的激励下,企业才能实现创新发展。对于企业的创新成果,杜克飞如数家珍:1995年,生产制造出第一批机械同步—差速式M5000系列全自动枕式包装机;2005年,研发出国内首台方便面五包入自动上料集积器,大大提高了包装效率;2018年研制出全自动高速双列包装机,包装速度可达600包/分钟,推动我国食品加工装备在后段自动化包装层面实现了质的跨越。之后,又陆续推出了小袋投包机等适用各种应用场景的系列产品,实现了由包装技术跟随者到领跑者的转变。

贯穿北京大森发展始终的工匠精神,也让与其并肩前行了28年的今麦郎董事长范现国有感而发。“在与大森合作中,无论产品创新还是技术服务,都令我十分满意。每当我们提出新的包装需求,大森的研发人员总是深入生产车间,了解生产中的难点、痛点,寻找解决方案。期待双方继续携手并进,为行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三十年间,中国的包装市场发展迅猛,北京大森见证了中国现代化包装机械产品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翻天覆地的发展之路。随着方便食品、冷冻食品、生鲜食品等行业的不断扩容,包装机械市场也随之变得广阔。北京大森以20世纪90年代的‘机械同步—差速式全自动枕包机’,使国内‘手工包装’局面得以改观;进入20世纪,又以‘三轴伺服—全自动枕包机’引领国内枕式包装机高速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北京大森也将继续努力,拥抱下一个三十年。”杜克飞对北京大森和我国包装机械行业的未来发展满怀信心。